新闻资讯 / news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揭秘ELISA实验:从抗原抗体反应到定量检测的精密之旅

揭秘ELISA实验:从抗原抗体反应到定量检测的精密之旅

发布时间: 2025-06-26  点击次数: 35次
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(ELISA)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“金标准”技术,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与酶催化显色反应,实现对蛋白质、激素、细胞因子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定量检测。其核心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的“锁钥”识别机制,结合酶催化底物显色的信号放大效应,将微量生物分子转化为可量化的光学信号。
  一、elisa实验步骤:从包被到显色的精密操作
  1.包被抗原/抗体
  将特异性捕获抗体或抗原用碳酸盐缓冲液(pH 9.6)稀释至1-10μg/mL,加入96孔酶标板中,每孔100μL,4℃孵育过夜或37℃孵育2小时。此步骤使抗原/抗体通过疏水作用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,形成捕捉层。
  2.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位点
  加入5% BSA或脱脂奶粉封闭液,每孔200μL,室温孵育1-2小时,以减少后续步骤中非特异性吸附导致的背景噪声。
  3.加样与孵育
  将待测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(如1:100),每孔加入100μL,37℃孵育1-2小时。样本中的目标分子与固相载体上的捕获抗体/抗原特异性结合,形成抗原-抗体复合物。
  4.酶标抗体结合
  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(HRP)标记的检测抗体,每孔100μL,37℃孵育1小时。该抗体与目标分子的另一表位结合,形成“夹心”结构。
  5.显色与终止
  加入TMB显色液,每孔100μL,室温避光孵育10-30分钟。HRP催化TMB氧化生成蓝色产物,加入2M硫酸终止反应后,溶液转为黄色。
  6.结果读取
  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(OD值),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样本浓度。
  二、技术亮点:高灵敏度与高特异性的双重保障
  ELISA的灵敏度可达皮摩尔级别,这得益于酶催化反应的信号放大效应。例如,在双抗体夹心法中,单个目标分子可结合多个酶标抗体,显著提升显色强度。其特异性则源于抗原抗体的精准识别,通过优化抗体对的选择与孵育条件,可有效避免交叉反应。
 

 

  三、应用场景:从临床诊断到科研探索
  ELISA广泛应用于病毒抗原检测(如新冠病毒IgM/IgG抗体)、药物残留筛查(如牛奶中青霉素残留)及细胞因子定量(如IL-6在炎症研究中的应用)。其高通量、低成本的特性,使其成为生物医学研究至关重要的工具。
  从包被到显色,ELISA的每一步操作均需严格遵循科学规范。唯有如此,方能将这一技术转化为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可靠力量。